日前,南京九中高三年级的180名学生同时收到了校长王伏才写来的亲笔信。在惊讶之余,他们深深感受到校长的殷切希望。
“宗珏同学:您好!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,您的进步神速,而且是全面进步(从排名情况看) ,说明您有较大的潜力,我和老师们都替您高兴!以下是我的意见,因对您的情况了解不够全面,仅供参考……”在这封信中,王校长给宗珏同学提出了高考(高考新闻,高考说吧)的目标,帮他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学科,最后,还写下应对策略:“一是稳定外语、语文、地理,争取这三门各提高3—5分,应无问题;二是突破历史,历史应有30—40分的空间,攻一攻,能上去!数学能挣多少是多少,争取10—20分的成绩。
压力稍大些,但敢于应对挑战,必能成功!我等着您的好消息!”在信的末尾,王校长还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。
高三(9)班的顾同学腼腆地说:“我拿到信的第一感觉是惊讶,从来没想过校长竟然会给我写信!仔细看了信以后,觉得很有针对性,说得有道理。”
九中高三年级组长陆老师介绍,王校长是在高考“一模”结束后写这些信的,当时他分析了全年级学生高三几次大考的成绩变化轨迹。有一批学生的成绩处在本科线的临界点上,冲一冲能上本科;还有一批学生冲国内最好的几所大学很有希望。他们的上升空间都很大,需要老师的鼓励。最终王校长从中选出了180名学生,决定给他们每人写一封信。
“其实我不认识任何一个学生,但是我有经验。只要看他们最近三次大考的成绩,就知道该采取什么策略。”王校长说。结合自己的分析,再与班主任商量,最后给学生提出一个合理的目标。